您现在的位置是:丽姿网 > 美文故事 > 美文故事

和书法结缘的故事有哪些

南方都市报2022-11-18美食美味人已围观

对话深圳无臂“口书”小伙:书法改变人生,想搭残健交流平台,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南方都市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和书法结缘的故事有哪些1

早起直播写字,中午看书创作,晚上接着直播,直播完临帖写字……这是深圳龙华33岁无臂小伙何子龙的一天。近日,何子龙用嘴写毛笔字的视频,走红网络。

他来自浙江丽水青田县的一个普通务农家庭,是四兄弟姊妹中的老三。幼时因电击事故失去双臂,11岁时开始用嘴练书法,一练就是二十余载。2014年开始在网络直播“口书”,收获了事业与爱情,单条书法视频最高播放量破3亿。

9月29日,何子龙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专访时表示,“我没有手,但书法就像一双无形的翅膀,让我走得更远、飞得更高。”书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可以在上万人,甚至上亿人面前展示“口书”,分享他的故事。目前,何子龙准备打造一个艺术家创作基地,搭建起残健书画家相互交流的平台,让更多优秀作品和残障书画家被看到。

突遭横祸

南都:还记得事故发生时的情景吗?

何子龙:当时只有6岁,只记得是和小伙伴一起玩耍,不小心碰到菜地旁边的变压器。被电击后,伤势严重,昏迷了几天,那段记忆也空白了,依稀记得躺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画面。小叔伸手触碰我的胳膊,问我有没有感觉,我说有。

南都:当时会不会很痛苦?

何子龙:还比较平静,没有哭闹想不开之类。当时我才6岁,不知道失去双手意味着什么,也没有对未来生活不便的担忧。平常的吃饭穿衣变得很麻烦,同龄人都去上学了,我不能,因为我不会写字。那时会觉得没有手确实不一样了,就慢慢学。

南都:你是怎么学会写字的?

何子龙:在家里用哥哥姐姐的本子、铅笔,一个人用脚夹着笔,坐在床上练字,练了三个月,我学会了用脚写字。小时候读书的愿望很强烈,因为在农村,没有手也没法干农活,那时能想到的唯一出路也只有读书。

南都:后来怎么改用嘴写字?

何子龙:小学二年级开始,我改用嘴写字,这个改变也很难。我老家在浙江丽水的青田县,冬天很冷,特别是山里,经常结冰下雪,光脚写受不了,穿袜子写又写不了,只能用嘴写。

不比用脚写字,握笔能握到笔尖处,脚板与书本间也有个支撑。用嘴写字,一是会流口水,二是笔咬得不稳。因为握笔的高度高了很多,需要很用力咬住笔才能写字。时间一久,牙齿就会麻,特别是考试时要不间断写。我现在近视,就是长时间近距离写字所致。

塞翁失马

南都:上大学还顺利吗?

何子龙:本来被浙江一所学校录取,但校方以身体残疾、生活无法自理拒绝了我。当时难过得哭了,几乎要放弃,幸好江西蓝天学院(江西科技学院前身)圆了我的大学梦。现在看,要感谢浙江那所学校的拒绝,因为江西科技学院的环境更适合我的学习和成长。

南都:为什么这么说?

何子龙:江西科技学院的创始人于果先生也因腿有残疾,曾被大学拒绝,后来创办了这所学校,招收许多残障学生。学校的氛围非常好,大家不会因为我是残障人士而投以异样眼光,我和同学、室友、社团成员等相处都很愉快。当时我加入了自强者之家社团,这是全国首个以残疾大学生为主的学生社团,倡导残健共融。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课余时间还忙着做公益、参加比赛、活动演出等。直到现在,毕业十余年了,我和学校都保持有联系。

南都:怎么会选择商务英语专业?

何子龙:考虑到身体因素,其他的专业有实训,很多东西必须用手操作,但英语专业只要用口来交流。

南都:毕业后怎么想到去专门练字?

何子龙:当时也挺困难的,毕业即面临失业。虽然学校组织了残障大学生的专场招聘会,那些坐轮椅、拄拐、单臂的同学都找到了工作,除了我。我没有手,电子厂组装零件的工作也做不了。

曾经有爱心企业家请我去他的酒店做报刊编辑。做了几个月后,被调去另外一家茶叶店工作。在茶叶店工作时,结识了一位同样没有双臂的老师,他可以用口写字,自食其力,生活也过得挺好。我认为这是一条可行的路,自己也喜欢书法,就决定辞职回老家专心练字。

与书法结缘

南都:你是怎么开始学习书法?

何子龙:四年级时,学校组织书法兴趣班,我被选上了。最开始学的是硬笔,要写出笔锋,还要写得稳。刚开始不知道用笔技巧,就非常用力地去咬,甚至会把钢笔笔杆咬裂。后来我专门去买那种笔杆非常硬的钢笔,练了三、四个月,笔杆上留下很多牙印,这些牙印反而能让我更好地去固定这支笔。

南都:在学书法的过程中,还有哪些困难?

何子龙:当然也会流口水,我就尽量去调整咬笔的方式,找到一个好位置后,练字休息时,笔也还在嘴里不会放下来。另外,老师能教我每个字、每个笔画怎么写,但他教不了我怎么用嘴写字。为了像用手控笔那样灵活,我需要反复练习、自己摸索。这个过程很漫长,花了十年时间。

南都:成为一名书法家是你的目标吗?

何子龙:成为书法家是我的梦想,也在为之努力。但如果抱着一定要成为书法家的念头,为了写而写,可能会很苦恼,我更享受书法的过程。能写出一幅让自己满意的作品,即便花8个小时只写好一个字,我都会很有成就感。

南都:书法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何子龙:书法对我来说,就像朋友、知己。在书法中我可以找到慰藉,去消解一些负面情绪。即便别人不理解我,书法不会,临帖时就是在和它交流。

我没有手,但书法就像一双无形的翅膀,让我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我可以在上万人,甚至上亿人面前展示“口书”,让大家知道我的故事。书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未来我也会一直写下去。

在直播间“口书”

南都: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直播和短视频?

何子龙:2014年辞职回浙江后,没有工作,主要靠直播打赏支撑生活。刚开始直播没人看,观众来了,待个几秒就走了。那时我每天直播至少8小时,有时候甚至熬夜通宵。坚持一两周后,偶尔会有人刷点礼物。之后情况有所好转,中途也换过几家平台,最高峰时有上千人同时在线观看。目前,单条书法视频最高播放量破3亿。收入上,基本都靠打赏,2019年才开始卖自己的书法作品。

南都:你一般直播什么内容?

何子龙:我现在一般每天直播两场,大概播4小时。直播内容就是写字,写字之余,跟观众唠唠嗑、唱唱歌,分享自己的经历,和书法爱好者交流。

南都:直播时有遇到什么印象深刻的事吗?

何子龙:我把直播间的观众当朋友,有些人让我印象深刻。有学了几年书法,中途放弃了的朋友,他们看了我的视频后很感动,继续坚持学习书法。我还碰到过一个快高中毕业的残障青年,他很焦虑,不知道将来怎么养活自己和家人,觉得活着没意思。在我的劝慰下,决定要好好学习,我们现在还有联系。

南都:听说你和太太是在直播间认识的?

何子龙:对,她偶然点进我的直播间,在QQ上聊了一两个月,正好快到七夕,我就和我太太约着见了面,自然而然就走到了一起。她是甘肃人,远嫁到浙江,加上我的身体状况,她家人也有很多顾虑,但我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可以照顾她。

2018年我们有了女儿,当爸爸后,养家的责任更重了。我会花更多时间去直播,几乎没有什么休息时间了,周末、节假日,甚至大年三十晚上都在直播。她也会好奇我没有手,我就跟她开玩笑道,手手长翅膀飞走了。有时候也会跟她说事实,教育她电很危险不要乱碰,不会回避这个问题。

“走出去吧”

南都:为什么你会来深圳?对这座城市有什么感受?

何子龙:经朋友介绍,去年我来了深圳,今年3月搬到龙华区。这座城市很包容开放,感受到“来了深圳就是深圳人”。走在大街上,大家不会因为我没有手就盯着看。深圳人也很温暖,比如说我坐地铁不方便出示健康码、下雨天不好收伞,很多热心人会主动上前帮忙。

南都:深圳为你提供了哪些帮助?

何子龙:在龙华区残疾人服务协会帮助下,我来到大和村,大和村很不一样,古色古香、白墙黑瓦,像回到了老家。随后,我决定将工作室落户在明诚书房,工作室不用交租金、水电,可以安心创作和直播。

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民政局(残联)对我也很关照,会帮忙对接资源、邀请参加活动,操心我作品的销路等。不是光嘴巴上说说,而是真真实实在做,让我很感动。

南都:未来有什么计划?

何子龙:个人方面,我会不断地去精进书法,争取进入书法协会或其他团体学习。此外,我正在筹备明诚书房书画交流公益展,已经邀请到全国50位残健书画家参展,将等待合适的时机对外宣发。还准备打造一个艺术家创作基地,搭建起残健书画家相互交流的平台,让更多优秀作品和残障书画家被看到。

南都:对其他残障朋友有什么想说的?

何子龙:一定要自信,自信最重要,相信自己可以像健全人一样生活、工作。另外就是要走出去,走上更大的舞台,让更多人看到;接纳自己,不要老在意身体上的缺失,用心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在这个时代,只要你有才华,就会被大家看到。我没有任何背景,练了二十多年书法才走到今天。换做以前没有互联网,我很难想象现在在做什么。对我这种从鬼门关走过一趟的人来说,只要能有个健康的身体活着,已是很幸福的事情。

采写:南都记者 方诗琪 实习生 肖遥 丁小燕

和书法结缘的故事有哪些2

齐栏、打孔、穿钉、包角、包面……经多道传统工序,一本线装书就制成了,在河北省南宫市一家古籍印刷厂车间,一沓沓线装书散发着淡淡的书香。

线装书一般用宣纸采用特殊方式印刷装帧,因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南宫印刷业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就有手工印制史志、书画、家谱的石印坊。如今,这里再现传统技法生产线装书的场景,南宫线装书制作技艺也被列入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工人正在制作线装书。

“我16岁到印刷厂上班,2012年开始研究线装书,传承创新线装书制作工艺是我最大的梦想。”南宫线装书工艺企业负责人孙廷江说。

跟印刷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孙廷江,与线装书结缘也是一个偶然机会。

2012年夏天,孙廷江在南宫市图书馆参观,看到了清代嘉庆年间的《南宫县志》线装书,那制作考究的封面,规矩严整的线装工艺,让他怦然心动。

“普通印刷的书籍过几年会泛黄、吸潮、变形,而这本线装书流传百年,色彩依旧,纸张也几乎没有变化。制作线装书的想法一下子从心底冒出来了。”孙廷江说。

说干就干。回厂后,他马上召集手工印刷艺人研究线装书制作工艺,带领工人多次到外地学习,掌握了宣纸印刷、胶印调色等工艺。

2012年11月,孙廷江首先尝试印制《重修南宫县学碑记》。此碑字体结构里圆外方,方中带圆,是书法艺术中“南宫碑体”的典型代表,也是南宫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产品出来后,他拿着放大镜与图书馆带回的样本对比,发现自己印制的页面发黑,有白色斑点。他把自己关在工作室内,反复调制黑蓝墨比例、调控主轴转速,经过几天实验,研究出“十分黑墨一分蓝,按纸薄厚控快慢”的着色工艺,这一技术攻克了着色难题,同行纷纷效仿学习。

“线装书制作工艺不同于普通书籍,大部分工序都是手工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问题。”孙廷江说。

他通过试验发现,按照一般工序生产线装书,会出现扣版不齐、书面膨胀、废页损耗等问题,后经反复研究,他将线装书生产工艺重新细分工序,形成更严密的制作流程。

对于线装书工艺创新,孙廷江从未停止过脚步。2019年,他尝试用彩线进行缝制;2020年,创新用塑料呢绒线、金属线进行缝制;2021年,又研究缝制走线技术,改变横平竖直的走线思路,增加交叉、对角、倾斜走线技法,从而使走线的整体像一朵朵花瓣。

近年来,线装书因其制作精美受到市场热捧。“不能面对市场诱惑,降低对线装书品质的要求,我们更应坚守初心,传承线装书最原始味道、最经典的色彩。”孙廷江说。

记者:白明山

南宫市委宣传部供图

来源: 新华网

和书法结缘的故事有哪些3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人生大抵都会有一个爱好,有的人喜欢看书,有的喜欢养花,有的人喜欢运动等等,不一而足。王振范也有许多爱好,像摄影、品茶,不过,最让王振范心动的还是书法,一天不拿毛笔,他就感觉浑身不舒服,写字是王振范最大的兴趣和快乐。

书法同仁大多都知道王振范很勤奋,之前,虽然我也有所耳闻,但当我真正走进王振范的工作室时,却仍然感到惊讶。只见迎面一张大工作台,上面铺满了刚写的字,工作台旁,整整一摞书,与工作台同高,环顾四周,靠墙处竟然全是书。

有人说,书法是文化的指纹,书法家离开文化的滋养就如同艺术只剩下技术而毫无风骨气韵。

王振范酷爱书法,他更重视文化修养。每天,不管多忙,写字、读书、品茶是王振范的必修课。写字累了,泡一壶茶,或拿一本书籍,或拿一本法帖,静静的读,细细的品,安静而又惬意。

事间万事万物,某种程度都是相契合的,互相融通的。一杯好茶下肚后,舌尖上不禁阵阵甜味涌起,沁人心脾,正所谓回甘,人与茶互相融合,“香、清、甘”都达到最佳状态;一件好的书法作品,让人赏心悦目,通过汉字的点画,结体,谋篇布局,感受到一种意蕴,是一种美的享受;书法是承载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工具,书写的过程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

王振范出生于书画之乡山东省高唐县。从小,就爱写写画画,虽然那时还有一些懵懂,但对书法的喜爱,却是纯天然的。那时,村里有位大哥喜欢书法,逢年过节,这位大哥就给家家户户写对联,每当这时,王振范总是跟在后头看。看得多了,就萌生了自己动手写写的念头。那时候,家里穷,买不起毛笔,他就把山羊胡子剪下一绺,再截一段高粱杆作笔杆,做成“山羊胡子”毛笔,学着写字。

从此,“撸羊毛”成了村里人的一个笑谈。也正是这次“撸羊毛”,让王振范与书法结缘,一发而不可收。

有了“撸羊毛”的经历,王振范的字逐渐在学校崭露头角,高中时,他就拿了全校黑板报比赛第一名。

1976年,王振范参军入伍。因为写得一手好字,他被选拔到师里当放映员,同时,还负责部队的宣传栏。后来,又调到了英雄王杰的部队负责宣传工作,也就是从那时候起,王振范开始学习唐楷,专注于欧阳询,柳公权。

从军26年,王振范走过许多地方,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要寻找当地的碑刻,临摹、学习;无论是在军分区当宣传科长,还是在长清武装部当政委,工作忙到再晚,也要每天练练书法,再休息。一路走过来,真草隶篆,王振范都练了,其中,楷书一写就是8年。

那个年代,《兰亭序》不好买。1997年,王振范好不容易搞到一本,但是字很小,他就自己放大,然后贴到墙上,结果贴得四面墙上全是字,每天,他就对着墙临摹《兰亭序》。

有一年,王振范去北京办事,正好碰上朋友要去拜访启功先生,一直对启功很崇拜的王振范也跟着去了。在启功先生家,王振范向启功讨教提高书法水平的方法,启功沉吟半晌,说了两个字,“临帖”。

从此,这二字牢牢地刻在了王振范的心里,走到哪里,临帖临到哪里,平时,他的包里总是放一本字帖。王羲之的《十七帖》《聖教序》,王献之的《草书九帖》,他都反复的临,仅《兰亭序》就临摹了上万遍。

每次买字帖,王振范都是买三套,办公室一套,车上一套,卧室里一套。因为崇敬"二王",王振范斋号起名敬羲轩。王羲之的《书论》,王振范没事就翻,甚至都能倒着读。

艺术之高下最终表现为境界之高下,而境界又以学养为最高。为了提高自己的学识,王振范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1999年3月,2001年4月,王振范先后两次赴北京,先是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的研讨会,后是到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班学习,先后受到欧阳中石、沈鹏、刘炳森等名家的悉心指点。2004年至2006年,王振范又参加山东省书协与山东大学联合开办的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文字专业《文字训诂与书法文化》研究生课程班,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功底。

多年生活工作在济南,王振范对这座城市非常喜爱,他爱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文化。每天,他在墨海中乘风破浪,用书法直抒胸臆,他更注重利用书法这个载体,用书法“写”齐鲁大地、写泉城济南,写济南的历史,写济南的泉文化。为此,他创作了大量作品,他把对这座城市的爱都融入到了创作中。

2021年5月8日,央视《对话》栏目《万亿城市新征程·济南》播出,在节目播出过程中,用中国传统书法写就的“十问”让观众眼前一亮,行云流水、翩若惊鸿的书法与背后风光旎丽的大明湖美景相得益彰,展示了济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王振范待人总是热情有加,在他的身上,看不到对名利的渴望。说话时总是带着微笑,走路时总是腰板倍儿直,在王振范的身上,艺术家的儒雅和军人刚健的气质相得益彰,表现在书法上则是飘逸灵动与苍劲有力共存。

和王振范接触,会让人感觉踏实。我们认识多年了,平时也很少见,但每当见面时,一个微笑,一声招呼,就感觉那么近!

对于书法艺术,王振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追求。几十年来,王振范恪守以临帖为日课,平时,《十七帖》《聖教序》《王献之九帖》日课不离手。他追慕魏晋,宋元名家只读不临,集诸家之所长,注重法度与己意的融合。王振范多种书体皆佳,尤善行草。他的楷书从欧阳询《九成宫》入手,继而追摹《宜示表》《乐毅论》《黄庭经》,他的行草书以“二王”为宗,参以智永、米芾,尤得力于《兰亭序》《圣教序》和《十七帖》,集大家之所长,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如今,王振范已过花甲之年,但他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仍似青年般饥渴,问及创作,他说,当下在写《石门頌》《散石盘》,以求线条有金石气。

书法强调多元结合,达到“和”的境界。王振范身上就有一个大写的“和”,他待人以“和”,做事以“和”,创作以“和”,“以和为贵、以美为境”。

“和”是书法创作的最高审美原则,也是做人最高境界。

书、心画也。字如其人,着实不假。

王振范简介

王振范,字听泉,斋号敬羲轩,1958年出生于书画之乡山东省高唐县。济南市文联原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第四届理事,济南市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