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丽姿网 > 美文故事 > 美文故事

韶关新丰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机山闲人2022-11-18美食美味人已围观

新丰回龙:宰相故里的红色革命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机山闲人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韶关新丰的历史故事有哪些1

新丰县回龙镇位于县城西北部,古称秀溪,是革命老区,也是新丰西部鱼米之乡。据《广东通志》之《惠州府志》和《长宁县志》记载,回龙还是明朝宰相姚钿(1570-1643)的故乡。姚钿为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官至吏部天官,即吏部尚书,被称“姚尚书”,进入宰辅行列,成为宰相,是历史上在朝廷任职级别最高的新丰人。回龙境内山多林密,景色秀美,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才人辈出,有尖峰引、五花旗、茶山嶂等高海拔山峰,有属北江水系三级支流的回龙河(古称秀溪河),并拥有石灰石、稀土、铁矿、温泉、风电和森林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连接珠三角的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如今成为了该县的工业重镇,发展潜力巨大。

从新丰县城出发,经S347线到达回龙镇的第一个村是蒲昌村。蒲昌村四面环山,树木繁茂,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主要是因为新丰历史上的第一条公路,也是民国时期从广州通往韶关的交通大动脉——广韶公路途经这里。南来北往的重要战争物资大多数需要通过这条公路进行往来运输,而整条广韶公路又以新丰境段最为险要,因此也成为了设伏阻击的重要地段之一。

1939年12月下旬,日本鬼子自广州从化方向沿广韶公路北犯韶关。由于日本鬼子的“三光”政策早就引起了巨大民愤,在到达回龙辖区蒲昌村地带时,蒲昌村民罗灵杰等十多人自发秘密组织了农民大刀队,埋伏在广韶公路险要地段准备迎击来犯敌人。在日本鬼子车辆接近时,他们高呼刀枪不入的口号从两旁扑向日本鬼子,欲与日本鬼子展开近距离的肉搏战。但因为武器设备悬殊,他们还没有完全靠近日本鬼子,便遭到了日本鬼子机枪的疯狂扫射,有七名队员当场英勇牺牲,蒲昌人民的首次对敌狙击战以失利告终。

四天后,这伙日本鬼子又由广韶公路南下欲返回广州驻地。当时驻防在回龙蒲昌村和许屋村一带的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三军获得情报后,军长张瑞贵迅速集结部队在广韶公路蒲昌村段进行阻击,双方整整激战了三个昼夜,打得难解难分。当地村民群众积极支持我军部队,冒险给我军战士送水送饭,或帮忙救护和转移伤员,激励战士英勇杀敌。蒲昌战斗中,虽然我方牺牲官兵三百多名、牺牲群众十一名,被烧民房四百多间,被日军宰杀生猪一百多头,但也取得了消灭日本鬼子五百多人、打死战马四十多匹、缴获战马两匹的辉煌战果。

新丰回龙许屋村尖峰引国民革命军六十三军抗日阵亡将士墓。

为纪念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战士和群众,1941年,国民革命军六十三军军长张瑞贵筹资在回龙松山村与许屋村交界的大尖山中修建了“陆十三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将牺牲将士的遗骸安葬于此,从此三百多名将士的英灵长眠于此。2012年,新丰县对此忠烈墓碑进行了重修,成为新丰县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清明节前后都有组织学生和动员社会人士前往祭奠,以悼念英烈,铭记历史,弘扬大无畏革命精神。

距离蒲昌村不远的回龙来石村,原名雷石村,来石村人素有血性和家国情怀。村民陈子奎很早就接触到先进思想并参加了革命,曾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连长,参加过“一·二八”上海松沪会战。因不满当时国民党消极抗日主张,1939年冬,陈子奎回到了家乡,并在家乡组织训练农民抗日武装。当得知日本鬼子从广韶公路北上要经过来石村的消息后,他带领十二名抗日队员依据途中有利地形进行设伏。在日本鬼子到达时,陈子奎率队突然实施袭击,并与日本鬼子展开了殊死战斗,但终因武器过于落后和寡不敌众,十二名抗日队员最后全体壮烈牺牲。虽然来石战斗未取得胜利,但彰显了回龙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敢于抵抗外来侵略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回龙燕子岩革命战斗遗址(右)

回龙镇石灰岩地形地貌较多,辖内多石头山,山体险要,岩洞和地下河很多,且四通八达,深不见底,甚至可以连通到很远的地方。根据当地老人及健在交通员讲述,在该镇新村村江下组背扶山就有一个这样的石洞,洞内森森,分支相互通透,洞内石钟石乳等奇境颇多。那时常年有大量的燕子聚居于洞里,因此得名燕子岩。

1948年6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江北人民自卫总队北伐队共三十七人转移燕子岩住宿、休整。不料,被国民党反动派驻英德青塘保安团探知,丧心病狂的伪保安团纠集了一个营的兵力连夜前来偷袭,包围了燕子岩。我游击队员据守洞中,敌人不敢冒然进入,只能先以铁耙、柴火封堵洞口,然后用风车灌烟,企图用浓烟熏死游击队员。游击队与敌人持续战斗了两个昼夜,消灭敌人两名,但还是不能从洞口突围出去。在即将弹尽粮绝之际,一位队员偶然发现洞壁处有一条树根生长下来,顿觉眼前一亮,认为有树根到达的地方离地面一定不远,于是顺着树根往上挖,终于挖通了地面,全体队员有序跃出洞口,成功跳出了包围圈,脱离了虎口。

回龙镇还有一个村子叫合子村,毗邻翁源县。1948年12月,中共新(丰)英(德)佛(冈)翁(源)边区县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北江第一支队第一团在这里成立,梁泗源任边区县委书记兼团长、政治委员,随后在当地广泛发动群众,与第四团和东江第二支队第二团东西呼应,相互紧密配合,在新丰县边境地区狠狠打击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先后拔掉了新、英、翁、佛边境的敌人据点,解放了新丰边境广大地区,为迎接南下大军进入广东扫除了障碍。一直以来,合子村的土地十分肥沃,种植的沙犁因个大、星疏、肉脆、清甜而出名,备受各地食客欢迎。

近年来,回龙镇积极发挥优良革命传统,凭借地方资源优势,科学布局产业体系,着力打造新丰老区工业重镇。目前,在韶新高速的通车预期和G106线的辐射带动下,该镇建成有年产四百万吨的广东鸿丰水泥企业,回龙工业园区发展有新型的建材工业,依托稀土资源还引进了中色南方稀土矿企业开发建设稀土产业园。产业振兴必将带动乡村振兴和城市振兴,相信回龙老区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

来源:广东老区网
作者:潘俊才 张京泉

版权说明:本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创作者或原平台所有。

(本文为直接转载的文章,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韶关新丰的历史故事有哪些2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本栏目以讲故事的形式,充分挖掘古徽州红色文化资源,全面推进“党建+旅游+红色扶贫+研学+徽州文化+互联网”,形成覆盖全市的党员党性教育基地网络,让徽州红色文化活起来,成为新时代广大党员扬帆奋进新征程的动力源泉,助力全域旅游在黄山落地生根。

新丰乡是黄山区北部边陲重镇,地处“两山一湖”至泾县红色旅游区中心接合部,是一个山库区和革命老区。在新丰乡历史上,曾发生过很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

(网络配图)

据《新丰乡志》记载,1941年1月,皖南地委泾旌太中心县委在皖南开辟和扩大革命根据地,新丰地区建立民兵组织,配合开展游击战争。1946年7月,中共泾、太、石工委陈爱曦和董彬等率领新四军游击队,在新丰地区建立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发展民兵武装,开展分粮和减租减息斗争。1947年,民兵组织设大队、中队、分队。

1947年10月的一天下午,游击队何绍轩连长带领30多名游击队员从董家湾来到新丰村,和地方武工队、民兵一共50余人,集中在长春坦,教唱新四军歌曲,高亢的歌声吸引附近村民观看。正当大家唱得起劲时,突然听到几声枪响。这时天色将晚,由国民党班、排级人员组成的新编十三旅(时老百姓称之“老虎队”)约百余人从泾县查济村方向偷袭过来,分三路包围新丰村,并利用长春坦西面菜园墙作掩护,架起机枪向街上疯狂扫射。危急之际,何连长带领游击队员和民兵迅速冲上村后山冈,举起各种武器压制敌人火力。敌人摸不清游击队实力,只是犹豫观望,不敢前进一步。何连长抓住时机指挥部队和民兵向山后转移,到眉山村叶家冲民兵中队长吴小富家会合,并连夜赶到泾县万村革命根据地丹凤乡夹坑村。在这场战斗中,一名新四军战士(繁昌县人)在掩护大家撤退时壮烈牺牲,另一名姓梁的班长(四川省人)腿部受伤,新丰村民兵中队长王多俊在国民党十三旅“老虎队”围剿新丰时被害。通讯员王昭富因叛徒出卖,在泾县厚岸被害。

(新修的革命烈士墓 图片由新丰乡提供)

曾任新丰乡新丰村支书的查辅寰告诉记者,由于新丰乡距泾县云岭较近,新四军经常到此地发动群众,做宣传工作。“王多俊是新丰村原下新村的民兵中队长,为地方民兵组织做工作,有一次不清楚是被撞见还是被人告密了,十三旅围剿新四军的小分队。”查辅寰说,为了掩护新四军小分队撤退,王多俊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一名新四军的小战士。经历了拷打和审问,两人都未说出撤退路线等信息。“老虎队”在新丰老街隆懋商店附近的位置将两人残忍杀害。国民党走后,地方党组织将他们安葬。

查辅寰说,之前在新丰乡的革命烈士是分开安葬的,王多俊烈士墓还是1976年建造的,多年来风化严重,一直想重修并将分葬于新丰乡境内的4位革命烈士的遗骸集中到一起安放,分别是王多俊、王昭富、张克明及新四军的无名战士。今年,乡里开展为革命烈士修墓工作,特意选址在新丰村狮型坑区域,把4位烈士的遗骨集中迁葬于此。项目于5月份开工,烈士墓区的背景墙已经建好,墓也完工,瞻仰广场和纪念碑、路还未建好,正通过世行项目将前往墓区的道路建成,并且还要建一座纪念碑,正积极争取资金,争取年内完工。

“我们乡、村都准备把此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打造。”查辅寰说。

韶关新丰的历史故事有哪些3

刘邦

《西京杂记》是这么记载这个新农村的:太上皇徙长安,居深宫,凄怆不乐。高祖窃因左右问其故,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饼,斗鸡蹴踘,以此为欢,今皆无此,故以不乐。高祖乃作新丰,移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故新丰多无赖,无衣冠子弟故也。高祖少时,常祭枌榆之社。及移新丰,亦还立焉。高帝既作新丰,并移旧社,衢巷栋宇,物色惟旧。士女老幼,相携路首,各知其室。放犬羊鸡鸭于通涂,亦竞识其家。其匠人胡宽所营也。移者皆悦其似而德之,故竞加赏赠,月余,致累百金。

刘邦是孝子,见父亲因想念农家乐而郁闷,很是心急。如果是普通人家的儿子,顶大了会陪父亲回老家住些日子。但他是皇帝,他可以再造一个村子,连父老乡亲一并搬迁过来,“移诸故人实之”,而且是高仿真的,鸡狗鸭羊都能找到各自的家门,皇威浩荡,鸡犬升天。只是这个村子不太注重文化建设,“故新丰多无赖,无衣冠子弟故也”。衣冠子弟指的是有教养的年轻人,刘邦当时真应该建一所希望小学和希望中学的。他一辈子看轻读书之乐,他打小就敬重土地。“高祖少时,常祭枌榆之社”,社是土地庙,枌榆是他老家一个乡里地名,因此建新村时,家乡的土地爷也被请过来了。

胡宽是建筑师,他把新村子复原到这般地步,修旧如旧,传形也传神,是大手笔,收点礼金是该得的。

关于刘邦的父亲刘煓,有两件具体事,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均作了记载。其一刘邦不是他亲播的种子。“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大泽之陂”,湖边的意思。“太公往视”,他是亲眼目睹他老婆神交过程的,正史胆敢这么写,真是史家的骄傲。

其二,刘邦即位后,刘煓对儿子也是常端严父架子的,刘邦设置一个官位,“太公家令”,即太公办公室主任,这位主任深明大义,劝谏太公:“天亡二日,土亡二王。皇帝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太公知错即改。刘邦颁诏“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诸王、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号,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刘煓成为中国历史里活着被尊为太上皇的第一人。刘邦在建国治国上不拘一格,在治家上也够创新的。

新丰村是被皇恩照耀着建成的,是国家直辖村。外在建设是一流的,但鸡狗有着落,民心无着落,“新丰村多无赖”,史评如此真够露骨的。刘邦建这个村子的初衷也不在民心上,他尽的是孝心,全村人是帮着他尽孝的。因此他父亲百年之后,这个村子差不多也就寿终正寝了。

(快乐老人报)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