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丽姿网 > 美文故事 > 美文故事

不接受缺点的故事有哪些

露雪一鸣2022-11-18美食美味人已围观

人性的弱点“抄书打卡9”不批评,指责报怨,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露雪一鸣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不接受缺点的故事有哪些1

批评就像家鸽,总会飞回来的。我们想矫正或谴责的人,也会为自己辩护而反过来谴责我们。如果你以后想激起别人对你十年乃至一生的怨恨,只要对他批评得刻薄一些就可以了。

1931年5月7日,纽约市民在大街上亲眼见到一起前所未有的骇人格斗。被围捕的凶手名叫克劳雷,是个有“双枪”之称的烟酒不沾的罪犯。

在西末街克劳雷情人的公寓里,一百五十名警方治安人员把他包围在顶层,并通过凿出的洞口释放催泪毒气,试图把克劳雷熏出来。建筑的附近遍布着警方人员的机枪,在随后的一个多小时里,这个纽约市原本清静的住宅区响起了一阵阵刺耳的枪声。克劳雷藏在一张堆满杂物的椅子后面,用手中的短枪向警方人员射击。上万人激动地观看了这幕警匪格斗的场面,因为纽约从来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当克劳雷被捕后,警察总监马罗南称他是纽约治安史上最危险的一个罪犯。这位警察总监又说:“克劳雷杀人就像切葱一样……他会被判处死刑。”

可是,“双枪”克劳雷又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就在被围捕的时候,克劳雷写了一封公开信,纸上还留下了他伤口流出的血。在信中,克劳雷这样写道:“在我衣服的下面是一颗疲惫的心,一颗仁爱而不愿伤害别人的心。”

在此之前,克劳雷曾驾车在长岛的一条公路上跟女友调情,这时一个警察走到车旁要求看他的驾照。克劳雷没说一句话,掏出手枪就朝那警察连开数枪,导致警察倒地死亡。接着克劳雷从车里跳出来,捡起警察的手枪又朝地上的尸体放了一枪——这就是克劳雷所说的那颗疲惫的心,“一颗仁爱而不愿意伤害别人的心”。

经过审判,克劳雷被判死刑。当他走进受刑室时,你猜他会说“这是我杀人作恶的下场”?

不,他说的是:“我是因为要保卫我自己才这样做的。”

这个故事里,克劳雷对自己没有丝毫责备。但这是不是罪犯的一种常见态度?想作出判断,不妨再听听下面这段话:

“我将一生中最好的岁月给了别人,使他们获得幸福,过上了舒服的日子;而我所得到的只有侮辱,成了一个遭到搜捕的人。”

这是卡邦曾说过的话——那是美国的第一号公敌,一个横行在芝加哥一带最凶恶的匪首。可是,他认为自己是有益于公众的人,但却是一个没有受到褒许并被人误会的人。

休士在纽约被枪击倒前,也曾有类似的表示。在接受新闻记者的采访时,他说自己是一位有益于群众的人,但事实上他在纽约是个令人发指的罪犯。

我曾经和“星星监狱”负责人华赖·劳斯有过一次有趣的通信。他写道:“在星星监狱中,很少有罪犯承认自己是坏人,他们就跟常人一样有着这样、那样的见解和解释。他们会告诉你为什么要撬开保险箱,或者接连开枪伤人,甚至还为他们反社会现实的行为辩护,并坚称不应该囚禁他们。”

如果克劳雷、卡邦、休士和监狱中的其他暴徒完全没有自责,根本不把罪恶归咎于己,那么我们接触的别人又如何呢?

已故的华纳梅格有一次这样说:“三十年前我就明白,责备别人是件愚蠢的事。我不抱怨上帝没有均匀分配智能,可是对克制自己的缺陷,我感到非常吃力。”

华纳梅格很早就悟出了这一点,可是我在这古老的世界上却盲目行走了三十多年才豁然了悟。一百次中有九十九次,不管事情错到怎样的程度,都没有人会为此自我批评。

批评没有任何作用,只会让人提高警惕并竭力为自己辩护。批评也是危险的,它会伤害人的自尊,甚至激起那个人的反抗。

不接受缺点的故事有哪些2

汉朝谋士陈平的一生极具戏剧性,可以用逆袭来形容其一生的经历。

陈平出生于贫穷家庭,但是却能够从一个人人瞧不起的穷小子,成为日后影响汉朝整个国家命运的右丞相。

除了他本身就有谋划且深得统治者信任外,他的为人处世原则也发挥了极大的效益,而陈平的处事原则十分简单,可用三个字概括:不树敌。

简单的背后却是不简单地修行。

倘若想要不树敌,意味着一个人必须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面对辱骂面不改色,面对危险圆润处理。

从陈平的一生来看,他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且凭借这一条人生信则,以一己之力挽回了汉朝朝政。

一、人生初期:人人看不起的穷小子

陈平的一生可以用逆袭来简单概括,出生在贫苦家庭的陈平,相较于上流社会当中的婴孩,输在了起跑线上。

他既没有优渥的家世,也没有丰厚的物资。

初步来看,他在这个社会当中,想要获取成功缺乏种种条件,唯一能够称得上优势的便是有一位足够贴心的家人。

陈平的长兄对其极好,他的妻子对陈平多次表达不满,而他为了陈平,不惜将自己的妻子休掉。

陈平的长兄是他少年时期为数不多的甜蜜因素之一,但生活中更多的是现实社会对其的考量。

周旁人从来不认为陈平能够有朝一日飞黄腾达。

在他们的眼中,这不过就是一个游手好闲之徒,空长着一张面孔,然而却不能有所作为。

旁人的冷嘲热讽并没有让陈平丧失自己的信心,相反,陈平却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选择静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地按照自己的人生规划继续做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平的这份不为人知的真诚和坚持,被富翁张负看到眼里。

张负为了支持陈平,不仅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他,同时给予他经济支持,让其能够有物质条件作为基础四处郊游。

婚姻带给陈平第一次质的改变。

脱身生活的困顿之后,陈平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在他的规划当中,他希望能够投奔到魏王的麾下,成就一番事业。

然而,魏王并非明主,更听不进陈平的谏言,反倒是陈平受人诽谤,旁人诬陷陈平的话被他深信不疑。

当意识到魏王不会成为自己忠诚一生的君主之后,陈平放弃了在魏王面前争辩的机会。

此刻开始的陈平逐渐将自己在朝堂之上的身影淡化,一点一滴地退出了魏王的麾下,选择投奔项羽,这一次投奔同样也没有让陈平满意。

从项羽的一生来看,作为雄霸一方的霸主,项羽确实可以被称之为英雄。

可从项羽的作为来看,缺乏政治素养的项羽有雄才大略,但没有治世之才,相反,英雄性格使其产生了巨大的性格缺陷。

这些问题都暴露让陈平意识到在项羽旁做事情太多,终究会丢了自己的性命。

思考再三后,陈平迫不得已选择逃离项羽。在同样的做法之下,陈平来到黄河准备彻底离开。此时,他不树敌的人生原则挽救了自己的性命。

连夜逃跑的陈平孤身一人坐上船只,随着船桨的荡漾,陈平注意到船夫的眼神不太对劲,他意识到对方很有可能起了谋财害命之心。

对当时的处境而言,天地之大,不过只有二人。

陈平确实身材魁梧,且多年在沙场之上征战,但是也有可能在这场对话当中成为失败的那一方。

倘若失败,不仅要受伤,甚至还要命丧黄河。

思考到这一步,陈平选择默不做声地脱掉衣服,主动帮船夫划船,意思就是要告诉船家,自己身上并没有财宝,并且并不想要同船夫发生争执。

看到这一点的船夫,自然也打消了心中的想办法,而陈平不树敌的人生原则,又一次拯救了他的性命。

渡过黄河后,陈平真正找到了自己所要服侍的君主,那就是刘邦。

二、投到刘邦麾下:坦诚面对质疑

初来乍到,陈平的存在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没过多久就被周勃等大臣上本弹奏。

一开始,刘邦也并不相信这些人的挑唆,但是随着日子的推移,接二连三的上书也让刘邦内心产生了疑问。

他将陈平召到宫中,当面询问事情的真相。

面对一众大臣的弹劾,陈平选择坦诚地告知刘邦一切事宜,先是阐述了自己在魏王和项羽那里离开的真正原因。

当解释到自己收受钱财的事情时,陈平十分冷静。

接受钱财是被迫之举,凭借当时的自己想要来投靠刘邦根本没有可能。一穷二白连路费都不足以承担,如何能够前来刘邦的麾下为其效力?

陈平的坦诚赢得了刘邦的刮目相看,不仅使得这位最高统治者低头道歉,同时,陈平还借此机会升职到护军中尉监督全体将领。

这个时候的陈平已经过渡到了人生第二次质的飞跃。

在其兜兜转转到刘邦之前,不树敌一直都是陈平的坚持。

也正是这条人生原则,让他能够成为护军中尉,而在日后,这条准则又帮助陈平免于人祸,甚至挽救了汉朝朝堂。

刘邦去世后,便有了吕后专政这一政治事件。

吕后统治朝政的手段十分狠辣,对于那些违抗自己的大臣,直接采取杀无赦的办法。

尽管当时的陈平已经身居左丞相之位,但是凭一己之力,同吕后相斗争,无疑是蚍蜉撼动大树之举。

三、以己之力:还朝纲于刘氏

思考再三的陈平选择依旧保持自己的不树敌原则,伪装自己成了吕后的顺臣。

从做一名顺臣开始,陈平便不再插手政务,每日只以吃喝玩乐为主。

这种做法使得吕后对陈平的忌惮有所放松,即便日后大臣屡屡禁言指责陈平,陈平也能够免去灾祸。

在日日的吃喝玩乐当中,陈平内心更为坚定,他是在等待一个机会,将朝纲回复刘姓,而这个机会一直等到了吕后去世。

吕后去世,陈平主动寻找周勃,而周勃正是陈平投奔刘邦之初上本参奏过自己的大臣之一。

二人一起谋划将吕氏余族诛灭,恢复了刘姓王朝的朝政。

这一事件将陈平推到了人生高光,而他接下来的做法却更具有智慧。在刘氏王朝恢复之后,陈平和周勃作为此次事件当中的主要发起者,对于汉朝有莫大的功绩。

对于统治者而言,如何赏赐二人成了一大难题。陈平本就是左丞相,而周勃又是汉朝的元老,二人此次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职位上的迁升根本不足以作为奖赏。

陈平自然也意识到了统治者的难点,主动提出让周勃当右丞相,而自己原职不动。

这样的提议真正彰显了不树敌这一人生原则的智慧。

在此次事件落幕之后,周勃和陈平依然是朝纲之上为统治者效力的大臣,但同时也保持着竞争关系。

政治风云同职场一般,各大臣之间存在竞争,那就必然会有手段和攀比。

如今的和睦只是一时,为了避免日后不受他人挑唆,导致二者之间再次发生纷争,整理选择主动让位,不仅少了对手,并且还能够齐心协力,辅佐根基不稳的皇帝。

陈平的选择十分大气,他自愿退一步的办法,不仅维护了朝纲之上大臣们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让统治者有了一个更好的选择。

之后的周勃如愿坐上了右丞相之位,但是在位期间却发现自己的才能跟陈平确实相差甚远,于是主动提出辞去右丞相的职务。

陈平和周勃都有作为大臣的担当和胸怀,但是对陈平而言,这一选择却更具有智慧型。

纵观陈平的一生,他完成了人生的逆袭。

封建时期的汉朝十分注重阶级秩序,阶级森严的环境当中,陈平依然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实现人生高度的改变,足可以见,此人不凡。

后人对其评价更是如此,从司马迁的评价当中,能够看出,他认为陈平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

凭借自己的力量为国家消除灾,还凭借自己的才智在吕后执政时期,保全自身。

倘若说陈平没有足够的才智和谋略,如何在这些波折当中独善其身,最后还能将刘氏王朝归还朝纲。

在他的身上,不仅能够看到作为一名大臣,真正想要救民济世的伟大抱负,同时也能看到,作为一个谋略者,一步步落实自我计划的隐忍谋算。

陈平的故事对于许多人而言都有一定的启发,当下的职场同样也围困着许多人。

对于更高职位的渴望,和现实之下阻碍自己的重重困境,都成了每一个职场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倘若陈平的足智多谋能够匀出三分,相信许多人也便能够少花费一点时间就能等到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刻。

参考资料

《陈丞相世家》

《史记》

《资治通鉴》

不接受缺点的故事有哪些3

我们不久前向大家收集了“为爱做出的妥协”相关话题,收到了很多爱与被爱的故事。大家在现实中亲自面对爱时,也做出了属于自己的抉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故事吧——





妥协是放下固有标准


01.


在择偶这件事上,我曾经有非常非常明确的标准,比如身高不能低于180cm,一定要和我在一个城市,他的工作不需要过多的出差和加班,最好有留学背景,这样我们应该会聊得来……


而我现在的伴侣,外形普通(应该没超过175cm吧哈哈哈虽然他不肯承认),普通学历、普通家境,普通工作……可是,我爱他。


因为他是他,所以所有的标准和条条框框,都可以被扔掉。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我只会觉得舒服,整个人变得明媚和自然。我想,只要我们相爱,只要我们在一起幸福,这已经是最最难得的事情了(如果你也遇到这样一个人,请一定记得,不要纠结,忘记你的标准)。


02.


大概是接受理想的关系可能永远不会存在,也放下想要即刻拥有的执念。


03.


原本从小就以为一定会做妈妈的我,和他一起丁克。


04.


我是个单亲妈妈。我一直对自己有着较高的要求,学生时代是学霸,职场上也顺风顺水。但这种严苛的性格实在是无法适应婚姻,干脆放手,自己带着女儿过。


女儿实在是不像我。我的严苛要求令她一度不想努力,越要求越放弃。一个早熟的小学生,开始用叛逆来检视我的教育水平,这令我感到十分挫败。我不得不一再降低我的要求和标准,试图去站在她的角度,体会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如今,女儿上初中了,我们开始像朋友一样相处聊天,每天会分享学校的趣事,她的困惑,她的软弱,她真实的观点。她终于是信任我了,也开始接受我的建议好好学习了。除了女儿,我想这辈子我都很难为一个人去做出这么大的改变和妥协。我觉得爱不是那么大的力量,是责任。


05.


性别女爱好男,在40岁那年,因为爱情,和一个比我小23岁的女孩子恋爱了。





妥协是用你爱的方式爱你


06.


有一个和我差异很大的异性朋友,我们是因为互相欣赏才渐渐走近。但在熟悉后发现,除了相似的三观,习惯,性格,爱好,几乎没有什么相同的。最开始成为朋友的时候,我们在相处的过程中也摩擦不断。


我一直是一个对人好感刷满后,看到缺点迅速下头,继续换下一个人喜欢的人。但对于他,我认认真真地翻着他每一个动态,记着他每一个喜好,抓住所有可以了解他的瞬间,尽可能的去客观地正视他,理解他。我第一次尝试爱一个生活里有着闪光点的普通人。


也是在那一刻,我领悟了爱的真谛。真正成熟的爱,是对一个完整独立个体的尊重和接纳。我也因此慢慢学会了如何去爱自己的其它亲人爱人朋友。


07.


尽量不和妈妈吵架。


08.


三十岁,我和父母双方的妥协,我考证满足他们的期待,他们停止催婚只关注我的个人发展。我只想平淡地生活,但父母对我有很多期望,要求我“趁年轻多争取多学习多考证”。两害相权取其轻,一想到只要学习考证就可以摆脱催婚,学习也没那么痛苦了。


09.


我是女生,在大学的时候曾经喜欢另外一个直女朋友。但为了不给她的生活造成困扰,我决定把喜欢一直埋在心里。


10.


我是双性恋,可能是生活上的一些行为,被我妈妈察觉到我喜欢同性这件事。她明确跟我说“你要是带个同性回来,我不会让你进家门的”。


于是我沉默了,妥协了。我觉得自己是不幸的,自己内心的渴求得不到家里人的认可;但我又是庆幸的,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双性恋的我至少还能有个选择——尽量给自己贴上“异性恋”的标签,不管事实如何,但可以让家里人安心。





妥协是爱屋及乌


11.


因为他而搬去一点也不喜欢的城市,又因为他喜欢上这座城。


12.


陪着对方去看了自己最讨厌的歌手的演唱会,巨大的妥协(笑)。


13.


上大学的时候因为不想洗澡堂子,拒绝了所有北方的大学。结果后来因为太喜欢游泳了,进了游泳队,天天在一堆人面前换衣服洗澡…变相澡堂子了哈哈哈!


14.


他不想恋爱,我不想结婚,但我俩还是在一起了。


15.


大概就是,为了妈妈回老家吧。国外顶尖名校回来,却要回六线小城待一辈子,我怕会失去可能性,怕无法适应。后来慢慢重建自己的秩序,慢慢发现生活,慢慢学会在保留“我”的同时又将“世俗”融入体内。我忽然发现,只要自己足够强大,在哪里都不用怕被摧毁,因为“自我”不会妥协。





妥协是为了更好的未来


16.


我是广东梅州人,女友是广东潮州人,她毕业在汕头工作,事业单位,我毕业在珠三角工作,辗转珠海江门广州,地产公司。


工作一年后,饱受4年异地的煎熬和工作后不同步带来的矛盾,我选择了放弃刚加薪的本专业工作,回汕头跨行业进入金融服务业。经过再度同居磨合后,已经计划奔赴下一阶段~


17.


为了宝宝,甘愿放弃职业晋升黄金期。


18.


为了孩子,哪怕离婚了,还要跟讨厌的人相处。本可以走的远远的,离开伤心的地方,为了孩子我妥协了。带着满身伤痕留在不愿意呆的城市,与讨厌的人相处。希望孩子毕业后我能顺利解脱。


19.


妈妈放弃了上市公司的工作,放弃了去新加坡读研,回到了家乡一个人把我带大。


20.


做过的妥协应该就是高考为了妈妈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师范专业,转读了医学,毕业后找了一份医学讲师的工作,算是又圆满回来了。


回头看,曾经也有怨怼,但长大后理解了,母亲在她所处的位置和环境里,只能尽她所能地为子女筹谋,期盼子女有个更好的未来。如果真的是自己心之所向,成长后就自己去争取,条条大道通罗马,每个人的人生最终是需要自己掌舵的。





妥协一定会让爱变得更好吗


21.


我跟弟弟差五岁半,有了弟弟以后爸妈就把我当成大人,为了得到爸妈的认可,我伪装成大人的模样,变成爸妈喜欢的样子,成为了别人眼中懂事的孩子。这样的妥协也导致只要我稍不顺着他们的意,哪怕放在别的孩子身上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都会被说“怎么有你这样的孩子”。(小编:有的妥协也许是自己对自己的伤害,要做自己呀~)


22.


妥协了接受开放性关系,不过ta出去两次以后发现自己还是不能接受,就分开了。


23.


校园婚姻到今年12年,老公在去年出差出轨,隔几个月被我发现了。我迅速逃离家,然后客观分析,最后因为太爱,表示理解他出轨,但是无法原谅,如果他不能做出改变依然会离婚。拉扯近一年。目前和平相处,恩爱有加。不过都是算了。


24.


不断妥协不断放弃自己的底线,做了很多自己所厌恶的事情,比如人流,比如差点辞职去当家庭主妇。


25.


有的妥协换不来认可,因为本身就不是爱。


和前任在一起的时候,我放弃了穿高跟鞋,短裤,还有化妆,只因为他说的“你腿粗还穿短裤,心里没数吗”“你化妆不好看”。一开始我以为,我妥协了他就不会指指点点,后来才发现,我的妥协让他变本加厉,我也失去了自我。我们当然可以为爱妥协,但前提是,爱真的是“爱”。


KY作者说:


应不应该在爱中的妥协和牺牲,是永远逃不开的议题。在强调自我与独立,抵制“恋爱脑”的当下,为爱妥协似乎成为了一种“愚蠢”。我们提倡着自我保全和自我实现,把爱的优先级一放再放。


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轻易地“水泥封心”。总有愿意为爱飞蛾扑火豪赌一场,哪怕遍体鳞伤倾家荡产,毕竟爱无法拿到称上称量,得到了也可能输,失去了也可以赢。


爱当然是需要妥协和迁就的。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在爱和利益甚至自我之间做选择。但不论最终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妥协、放手一搏,还是坚持自我、甚至放弃这段关系,都不要冲动。冲动的为爱妥协很可能会让我们在未来后悔。


好的爱值得妥协,但选择权终究在我们自己手上。


很赞哦! ()